SCB18干式變壓器制作工藝
SCB18干式變壓器制作工藝
一、工藝核心目標
SCB18干式變壓器依據 GB 20052《電力變壓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》要求,能效等級達 1 級,制作工藝需實現 “三低一高” 目標:低空載損耗(較 SCB14降低 15% 以上)、低負載損耗(降低 10% 以上)、低局部放電量(≤5pC)、高絕緣可靠性(F 級及以上耐溫),同時滿足機械強度與散熱性能的平衡。
二、原材料篩選與預處理工藝
(一)核心材料選型標準
材料類別
選型要求
關鍵指標
鐵芯硅鋼片
高磁感取向硅鋼片(30Q130/27Q120 級)
磁滯損耗≤1.3W/kg(50Hz,1.7T);鐵損比 SCB14 所用材料降低 20%
繞組導體
無氧銅箔(厚度 0.5-3mm)/ 電工圓銅線(Φ2.0-8.0mm)
銅純度≥99.95%;導電率≥58MS/m;表面無氧化膜、劃痕
絕緣材料
F 級 / H 級復合絕緣:Nomex 紙 + 環氧樹脂 + 玻璃布
介損因數≤0.01(100℃,50Hz);耐溫等級≥155℃(F 級)/180℃(H 級)
冷卻介質
強迫風冷(AF)用低噪音風機
風量≥120m3/h;噪音≤55dB;絕緣等級 IP54
(二)原材料預處理流程
硅鋼片預處理:
采用激光切割(精度 ±0.05mm)替代傳統剪切,減少邊緣毛刺(≤0.02mm);
切割后經脫脂清洗(堿性清洗劑,溫度 50-60℃)、烘干(80℃,30min),去除表面油污與氧化層;
疊片前涂刷絕緣涂層(有機硅樹脂),厚度 5-8μm,固化后絕緣電阻≥1000MΩ。
導體預處理:
銅箔 / 銅線經超聲波清洗(清洗劑為無水乙醇,頻率 40kHz),去除表面雜質;
對銅箔接頭進行倒角處理(R≤0.5mm),避免絕緣穿刺;
導體表面預包 0.05mm 厚 Nomex 紙,采用恒張力繞包(張力 5-8N),重疊率≥20%。
絕緣材料預處理:
環氧樹脂真空脫泡(真空度≤-0.095MPa,溫度 60℃,時間 2h),消除氣泡;
玻璃布經浸漬處理(環氧樹脂含量 40-45%),烘干至半固化狀態(凝膠時間 15-20min/100℃)。
三、鐵芯制作工藝(低損耗核心環節)
(一)鐵芯疊片工藝
疊片方式:采用 “全斜接縫 + 多級步進疊片” 技術,接縫間隙≤0.1mm,疊片系數≥0.97(較 SCB14 提升 2%);
疊片流程:
數控疊片機自動定位(定位精度 ±0.1mm),按 “奇數層左偏、偶數層右偏” 疊放;
每疊 20 層進行一次預壓(壓力 0.5MPa),避免層間松動;
鐵芯柱采用環氧粘膠固化(粘接強度≥2MPa),鐵軛采用無磁拉板緊固(拉板材質為 304 不銹鋼)。
(二)鐵芯退火與接地工藝
真空退火處理:
退火溫度 750-800℃,保溫 4h,降溫速率≤5℃/min;
退火后硅鋼片磁感強度提升 5%,鐵損降低 10-15%。
接地工藝:
鐵芯單點接地(接地片材質為 T2 紫銅,厚度 1.5mm),接地電阻≤0.5Ω;
接地片與鐵芯間墊 0.5mm 厚絕緣紙,避免多點接地產生環流。
四、繞組制造工藝(低損耗與絕緣保障)
(一)繞組繞制工藝
繞組結構:高壓繞組采用 “箔式 + 分段層式” 復合結構,低壓繞組采用 “箔式” 結構,減少漏磁損耗;
繞制設備:數控箔式繞線機(張力控制精度 ±1N,排線精度 ±0.05mm);
關鍵控制:
銅箔繞制張力:高壓繞組 8-10N,低壓繞組 5-7N,避免導體拉伸變形;
層間絕緣繞包:每繞制 1 層銅箔,繞包 1 層 Nomex 紙,重疊率 25-30%,繞包張力恒定為 6N;
繞組端部處理:采用環氧玻璃布筒加固,端部倒角 R≥5mm,防止電場集中。
(二)繞組干燥與固化工藝
真空干燥:
干燥溫度 110-120℃,真空度≤-0.098MPa,持續時間 8-10h;
干燥后繞組含水量≤0.5%(重量比),介損因數≤0.005。
真空壓力浸漬(VPI):
浸漬劑:改性環氧樹脂(粘度 250-300mPa?s/25℃);
工藝參數:真空度 - 0.095MPa(抽真空 2h)→ 加壓 0.3MPa(保壓 4h)→ 固化溫度 130℃(固化 8h);
浸漬后繞組絕緣厚度均勻(偏差≤0.2mm),無氣泡、針孔缺陷。
五、器身裝配工藝(結構穩定性保障)
(一)鐵芯與繞組裝配
裝配定位:采用激光對中儀,確保鐵芯柱與繞組同心度偏差≤0.5mm,減少漏磁;
壓緊工藝:
上下鐵軛采用彈簧壓釘壓緊(預壓力 1.5MPa),避免鐵芯松動產生噪音;
繞組與鐵芯間墊絕緣撐條(間距 50-80mm),撐條材質為環氧玻璃布,表面光滑無毛刺。
(二)引線制作與連接
引線材質:高壓引線采用交聯聚乙烯絕緣銅電纜(截面≥16mm2),低壓引線采用銅排(厚度 5mm,寬度 30-60mm);
連接工藝:
銅排接頭采用氬弧焊接(焊接電流 120-150A,氬氣流量 8-10L/min),焊縫強度≥母體強度的 90%;
接頭處包繞 3 層 Nomex 紙 + 2 層玻璃布,采用熱縮管密封(收縮溫度 120℃)。
(三)冷卻系統裝配
風機安裝:強迫風冷風機沿繞組高度方向均勻布置(間距 200-300mm),風機與繞組距離≥100mm;
風道設計:器身與外殼間預留 80-100mm 風道,外殼進風口設防塵網(過濾精度≥50μm),確保散熱均勻。
六、成品檢測工藝(合規性驗證)
(一)例行試驗項目及標準
試驗項目
檢測方法
合格標準
直流電阻測試
雙臂電橋法
相間電阻偏差≤2%,同相各分接間偏差≤1%
變比測試
變比電橋法
變比誤差≤±0.5%,接線組別符合設計要求
絕緣電阻測試
2500V 搖表
高壓對地≥1000MΩ,低壓對地≥500MΩ
局部放電測試
脈沖電流法
施加 1.5 倍額定電壓,放電量≤5pC
溫升試驗
直接負載法
繞組溫升≤100K(F 級)/125K(H 級),鐵芯溫升≤80K
空載損耗測試
功率表法
實測值≤設計值的 1.05 倍
負載損耗測試
短路法
實測值≤設計值的 1.05 倍
(二)型式試驗關鍵項目
短路承受能力試驗:施加 2.5 倍額定電流,持續 3s,繞組無變形、絕緣無損壞;
雷電沖擊試驗:高壓側施加全波沖擊電壓(10kV 級為 75kV),低壓側施加感應電壓,無擊穿放電;
能效檢測:依據 GB 20052,空載損耗與負載損耗均需滿足 1 級能效限值。
七、關鍵工藝控制點(QCP)
QCP1:硅鋼片疊片系數
檢測頻次:每臺鐵芯疊制完成后 檢測;
控制方法:采用稱重法計算(疊片系數 = 鐵芯實際重量 /(鐵芯體積 × 硅鋼片密度))。
QCP2:繞組 VPI 浸漬質量
檢測頻次:每批次繞組抽樣 30%;
控制方法:X 光探傷檢測內部氣泡,超聲檢測絕緣厚度均勻性。
QCP3:局部放電量
檢測頻次:每臺成品 檢測;
控制方法:屏蔽室測試,背景噪聲≤2pC。
八、環保與安全工藝要求
環保控制:
環氧樹脂采用無鹵型,揮發物含量≤50g/L;
清洗廢液經中和處理(pH 值 6-9)后排放,硅鋼片廢料回收再利用。
安全控制:
繞制與裝配環節采用防靜電工作臺(接地電阻≤10Ω);
固化爐設溫度超溫報警(報警閾值 140℃),配備 CO?滅火器。